《活着》读后感:让我明白活着才有希望,才能枯木逢春迎刃而解

分享家 经典好文 1535 0

《活着》是一本让我几度读不下去的书,作者余华没有煽情而是直接把每一个悲剧展开在眼前,随着老人福贵的自述,我们走过福贵的一生,能说福贵一生都是苦的吗?

不,正是因为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我们不会去同情福贵这悲惨的一生,而是会与他共勉,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福贵在他苦难人生中的幸福与欢乐。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贵年少时是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可却是个败家子,爱上了嫖赌,家底全输光了把老爹也气死了。

后来福贵在出门给老娘找医生时被国民党拉去做壮丁,后来遇到了解放军好不容易回到了家,福贵以为一家人总算可以团聚了,可老娘早已经病死了,女儿因为发了高烧,再也不能说话了。

《活着》读后感:让我明白活着才有希望,才能枯木逢春迎刃而解-第1张图片

想着以后的日子将就也能过吧,可命运总是爱对福贵开玩笑,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的女人被庸医抽干了血,女儿凤霞生完孩子大出血,女人家珍因为软骨病病死,女婿二喜被水泥板挤扁,孙子苦根吃豆子撑死。

一家人全是福贵送的葬,再后来福贵买了一头牛,一头老牛,一头要被宰了的牛,因为福贵觉得它像他,所以给老牛取名也叫“福贵,”大家都觉得他们活不久,不过到现在这两个福贵都还活着,所以外文版的《活着》里有评论到“活着的意识,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福贵到老年时说:“我全身都是越来越硬,只有一个地方越来越软 。”我想是心在变得越来越软了吧,因为福贵这一生经历过高山也经历过谷底,福贵是高尚的,《活着》这本书也是高尚的,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活着》里面有庆的死是最让人难过的,有庆他是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啊,一听到要给县长夫人献血,第一个就冲到了医院,老师却说有庆不守纪律,有庆眼见十几个孩子的血型都对不上,越看越着急,有庆只好向老师道歉,到有庆进去时发现自己的血型对上了,还十分的高兴自己能救人了。

然而抽血的人一直在抽有庆的血,恨不得把他的血抽干,像这样抽血就算是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有庆还只是个五年级的孩子,等到有庆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当回事只是对抽血的人骂了一句:“你真是胡闹”仅此而已,仿佛那些有权阶级高的人的命就是命像是有庆这种平民的命就不是命,当福贵到医院时医生却还反问道:“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将责任都推给了福贵,自己置身事外。有庆可以说是代表了那时有志者的满腔热血可却也被当时的社会活生生的抽干了血。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就算生活再怎么苦,人还是得活着,活着才有希望,才有可能枯木逢春,迎刃而解。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