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盯着手机看的人,是因为脑子看太多脑腐内容,也就是低质量内容。
这种内容让人“上头”,越看越爽的短剧,就像读书时期看爽文小说一样,就是让人很爽的感觉。
而【脑腐】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和状态,被毫无意义的网络资讯、视频、小说、短剧等内容,过度消耗脑子。
因此,不少人自嘲:手机玩太多了,把脑子都玩坏了……
广州在2024年做过五千人的调查,60后与70后人群使用手机平均时间是3小时以上,80后、90后、00后人群平均时长在5小时21分钟,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用手机时长超过8小时。
我下意识的从口袋掏出手机,查看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数据,哪个APP你当日、一周用了多长时间,都能统计的一清二楚。
一周时间中,抖音、英雄联盟手游、微信排名前三,抖音时长用了24小时,日均就是3小时33分钟。
最气人的是财富类APP,其中支付宝一周时间里,就只用了5分钟???
这感情是没钱啊,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
当然了,我也会在微信读书APP里看一些书籍,只不过时间上比较短,额…是很短、很短……
1、误导性、耸人听闻的信息
2、低质量的反应视频(无实质内容,仅靠情绪输出)
3、让人情绪激动但缺乏背景的社交媒体帖子
4、群聊里大量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5、娱乐圈的八卦、名人动态
6、内容重复度极高的短视频(相似的笑话、模板化的剧情)
7、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是在各个 App 之间机械地滑动
引发腐脑的原因,就是长时间又无节制的使用电子产品,查看以上相似的内容,这些内容重复率很高,而且是低质量又无意义的。
能让人的大脑获得快乐,却不断消耗自己的注意力。
60岁的老年人喜欢拿手机听小说,特别是在煮饭的时候,炒菜声音很大,手机音量必须调大,导致煮饭时间就是全家人听小说的“欢乐时光”。
而且,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虚构较多,还会带点露骨环节,家里如果有小孩,对其也有影响。
最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不间断的用手机,脑子得不到休息。
成年人如此,儿童和青少年更加严重。
我一楼的邻居,3岁不到,吃饭必要手机陪伴,没有手机就不吃饭,他奶奶就说:没办法啊,不给手机他看就坐不住,到处乱跑自己在后面追着喂饭。
小孩不吃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饿
只要饿几次,不给任何零食、面包吃,其实饿一次两次就懂了,不认真吃饭会饿肚子,以后吃饭就乖得很。
不管是儿童还是青少年,过度的依赖手机更加会产生腐脑效应,也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学习能力、情绪调节能力。
不管是手机、平板这些电子设备,必然会伴随生活日常中,但要懂得控制使用时长,过度依赖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脑腐内容看多了,脑子不烂掉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