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 “坚强” 标签的男性其实更缺爱

凯恩 涨点知识 110

情人节那天,我在一家花店附近等人,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

嘿,你猜我瞧见啥了?

有个男的在花店门口来来回回地晃悠,那模样,小心翼翼得就跟做贼似的,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家伙,莫不是打算干啥坏事?

他又晃悠了足足十分钟,突然摇了摇脑袋,跟下了多大决心似的,转身就走了……

直到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好家伙,里面一句话可把我点醒了:“男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未消失,只是被传统规训给捂住了嘴。”

你说怪不怪,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好像女性更容易被贴上 “缺爱” 的标签,大家天天讨论女性的情感需求,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可你要是深挖一下就会发现,嘿,真正缺爱的其实是男性,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那叫一个荒芜,还长期被人无视。

有个网友留言说得太对了:男生不是不喜欢花,而是压根没人告诉他们,喜欢花也没啥丢人的!

情感表达:被封印的脆弱

从情感表达这方面来说,男性从小就被念叨 “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话就像紧箍咒一样,把他们给箍得死死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哭鼻子、找人倾诉这些释放情绪的方式,都被当成是软弱的表现。

慢慢地,他们就习惯把内心的脆弱和对爱的渴望,一股脑儿地埋进心底最深处。

就好比,女生遇到挫折了,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找朋友求安慰。

可男生呢,往往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扛着,把痛苦都咽进肚子里,化作一声不吭的沉默。

这种情感表达的压抑,让他们就算心里特别渴望关爱,也不知道咋说出口,更别指望能从别人那儿得到爱的回应了。

成长环境:被忽视的温柔

再看看成长环境,家里对男孩子的教育,那叫一个注重独立性和坚强品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就把情感关怀这事儿给落下了。

老爸总是一脸严肃,老妈又对儿子的成长寄予厚望,这就导致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得到足够的肯定和温暖。

在学校里,教育体系也一门心思扑在成绩和能力培养上,对男孩的情感教育那是严重不足。

这些因素加起来,就使得男性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爱的滋润。

等他们成年了,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地表达爱、接受爱,整个一懵圈状态。

社会角色:被事业掩埋的渴望

从社会角色定位来讲,男性被赋予了养家糊口、事业有成的重任,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基本就看事业成就。

为了达到社会的期待,男性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里,在追求物质成就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可内心对爱的需求却一直得不到满足。

他们用事业的成功来掩盖内心的孤独和缺爱,就算兜里有钱了,心里还是空荡荡的。

男性长期缺爱,这可不只是影响他们自己的心理健康,容易引发焦虑、抑郁这些心理问题,还会波及他们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

缺爱的男性在恋爱和婚姻里,可能会表现得控制欲超强,或者对人冷冰冰的,又或者干脆逃避责任,让伴侣觉得跟他们隔着一层厚厚的墙,根本没法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

结语:打破枷锁,去拥抱爱

所以说啊,男性缺爱的问题可不能再被丢在角落里不管了。咱们得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给男性更多表达情感的空间。

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整个社会层面,都得加强对男性的情感教育和关怀,让他们能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会怎么去爱别人,也学会怎么接受别人的爱,早日从缺爱的困境里走出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