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老婆跟我讲,不想看《浪姐》这个节目了。
之前看得挺有意思,怎么突然就这么觉得呢?
感觉这节目已经不那么纯粹了,太多人情世故掺杂其中。
本身上这个节目的姐姐都非常有个性,组团又容易产生摩擦与矛盾。
人数越多,人情世故就越复杂,很多人都说房琪情商低。
但我认为是:她不懂如何拒绝别人。
拒绝别人,本身就是得罪人的一件事,在尽量减少伤害别人的前提下,选择一个自己接受度最高的方法。
再不济,拒绝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好人卡呀!
就比如,一个男的对你表白,但是你不喜欢对方。发一张好人卡给对方,既能够委婉的拒绝,又不伤了和气。
房琪参加《浪姐》被更多人知晓,也因《浪姐》而塌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句话,用在此处,恰好适合!
房琪被骂,都是小事,不过“核心”是一样的。
第一是,房琪作为队长,在群中发消息对队员,但队友没及时回复。
让人反感的点是,一直抱怨队员不回复、不配合。
队员有没有问题呢?也有
比如,小苒提倡加说唱内容,但房琪不同意。
甚至说,不怕被骂到上热搜,那就加吧……
结果,彭小苒多次找老师提加说唱的意见,房琪来情绪了。
并且一顿输出,表示队员之间多沟通就行,队员拒绝的提议,就不该反复提议。
说白了,彭小苒也做过了,因为专业老师都不建议加说唱部分,还说明了理由。
但小苒却过于执着,非要找不同老师提这个建议。
不过,咱们关注点都在房琪身上,因为多次说队友没时间在一起练习,又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担心得罪人。
导致拒绝态度非常委婉,以为别人知道就没挑明否决的态度,但又认为自己拒绝了,队员就不该再提。
总结:拒绝彭小苒说的太委婉,最后又怪人家不应该再提。
叶童年纪摆在这里,说白了她参加《浪姐》不是为了“组团出圈”,来体验来“玩”的心态居多。
但是,房琪把这件事摆上台说,觉得叶童年纪大,不够精力搞唱跳。
因此,房琪的意向队长,不是叶童。
只不过,房琪在拒绝叶童的时候,同时又把皮球踢给了人家。
叶童才会反击说道:你怀疑我精力问题,我觉得你有问题。
凯恩认为,《浪姐》其他人也知道叶童年纪大,本身就有名气了,主要也是“玩”为主,并不是为了上浪姐组团。
但,就是房琪,没心没肺的说了大实话。
特别是在节目当中,会被无限放大来制造热门话题。
可见,很多时候不是说实话才真诚,因为别人没有台阶下了,场面极度尴尬又难堪。
总结:这两件事的核心,是房琪想拒绝别人,又不想得罪人,并且给出的理由,又是针对别人的。
给人又当又立的感觉,因此被骂的一塌糊涂。
不懂拒绝,也可以理解是“情商底”。
假设用“我拒绝你,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我不想影响你”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许会比模拟两可的回答更好。
要么就干脆一些,明确摆明“拒绝、不接受”的立场,你可以不说理由,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而不是反过来,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自己表现得很无奈。
与其说房琪情商低,不如说她是“水土不服”!
她本身是自媒体大V,做个人IP必然要“强势”一些,她不可能去迁就旁人,这是做IP的核心思维。
只不过,这套逻辑放在《浪姐》这类节目上,本是优势的点,就变成了短板。
当拒绝不能干脆利落,还要用一堆“鸡汤”为自己找理由,反而说多错多。
最后想说:
从房琪这件事上,我看到和学到一些知识。
拒绝,本质上就会“得罪人”,但不要怕去拒绝别人。
找合适的理由,找合适的台阶,而不是找别人的问题,大大方方的表明立场和态度,只要对方不傻,都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