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
中老年人现在很“叛逆”,购买保健品上瘾的很,每天盯着某大师、专家、医生的直播间“学习”听课。
调好闹钟准时进直播间,拿好小本子非常认真的做笔记,比小孩读书还要努力。
在直播间疯狂剁手是家常便饭,在线下养生馆购买保健品又极度上瘾。
这种现象就是一种病,是被人洗脑的病态。
凯恩混互联网多年,在网赚圈子中流传一句话:老人怕死,女人爱美,小孩教育,男人好色。
男人好色:就用擦边内容来吸引男人消费
女人爱美:就用各种变美的产品来卖货
小孩教育:就卖各种让孩子成长的课程
老人怕死:就洗脑某个产品对身体好又养生
这解释就很明显了吧,做老年人的项目就讲养身,把健康和产品挂钩,指定能火。
试问各位,你父母买过羊奶粉、功能床、艾灸椅、神奇的艾灸贴等产品吗?
哪怕你劝过,但是,没用的!
中老年人,被所谓的“专家、医生”洗脑了。
你说的再多在好,总是有借口搪塞过去。
比如:某个养生馆免费体验艾灸床,反正我免费去试试,又不需要花钱,他们推销产品我不买就是了。
事实证明,第一次不买,不代表第N次之后不买,免费的东西往往套路是最深的,以后就会乖乖的掏钱购买。
而且,说不得,骂不得。
讲多了,还嫌你烦,试问你怎么办?
可怕的是,这样的老人是一群的,被集体洗脑后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家人亲人都没办法改变。
我有个朋友,他是做广告印刷的,就有搞老人养生馆的店铺,去他那里做广告设计,艾灸凳子,养生电磁床等噱头。
朋友好奇问对方,这产品真的那么神奇有用吗?
人家说:只要用的人信,就代表有用。
具体也没透露是否真实有用,反正免费送鸡蛋、洗衣液、材米油盐、牙膏、纸巾等生活用品。
这世间,从不缺贪便宜的人,特别是老人家。
他们到店后,店员会非常热情的邀请免费体验,一次两次三次就熟悉了。比自己孩子还孝顺和体贴,时不时请专家医生讲课,洗多几次脑就信了。
直播间的套路更深,早就设计好的流程,名额有限邀请老人到直播间听课,时不时的发红包给老人抢,还有考核测试,认真听课做笔记了才回回答,答对多少题目有积分,凭借积分又免费兑换奖品等操作。
各种优惠手段极其残忍,都是人家设计好的套路,等着中老年人往坑里跳。
这种针对老年人的直播间,往往都是私立平台,不会在微信、抖音、快手这种大平台上直播。
因为卖保健品类的产品,没有绝对的实力无法在知名平台上直播。
通常都是自己搭建的直播平台,服务器用不了几个钱,直播间技术遍地开花,只要资金到位,大把程序员给你搭建直播平台。
专家、医生、案例人员,都是包装而已,以假乱真,真中带假,就是让中老年人相信而已。
什么万人听讲,百万人预约直播间,错过了就没有某优惠福利等等。
都是营销手段罢了,直播间人数想要多少,都可以在后台调整,互动人员都是机器人代替,也许几十万人的直播间,就只有三五个真实的用户。
五个人能成交2个3000元的订单,那就是日赚6000+的收入,除开成本对半也能有3000元到手,就问你信不信?
老人直播间,几乎每天会举行几场直播活动。在直播过程中,除了讲解需要推销的各类生活保健类产品之外,工作人员还时不时在群里发放红包。
发红包不是固定时间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出来了,老人们为了抢红包需要一直集中精力听课。
在“讲课”的同时,直播间工作人员也会鼓励老人们记笔记,记下某款产品的特性、功能或者重点。随时来临的提问环节,往往提问的就是当天讲授的内容。
老人们回答正确,也会有相应的奖励。每个红包都三五毛钱,但老人会觉得这是好事,一天到晚就抱着手机……
调查发现,鼓励老人按时打卡听课、做笔记、抢红包、回答问题……这些设计考究、环环相扣的“推销”手段,成为面向老人直播活动的一种惯用模式。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吸引老人“听课”,在直播间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一场一场的直播“讲课”,会潜移默化影响老人的判断。
不管是线上的直播间,还是线下的养生馆,都会有饥饿营销和拉人头福利,拉一个人听课或去免费体验,都给老人家优惠劵,用来购买产品时抵消对应金额,或者免费带老人去旅游。
一位老人从学习听课,到免费体验实物产品,再到免费旅游体验,然后是旅游69元的服务费,再到购买了几万块的“翡翠玉石”、“古董陶瓷”等玩意。
这都是病,对直播间对保健品上瘾的病态,在中老年人中出现的最多。
在女生身上,就用各种仪式感,节假日,变美产品与技术来忽悠消费。
在孩子身上,就不断洗脑父母报兴趣班、补习班,制造“赢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在男人身上,就用孝顺、宠妻、爱娃来灌输消费思想……
最后想说,你的父母或家中老人,都买过什么奇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