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傻了 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孩子多数愚蠢

分享家 经典好文 4406 0

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傻了,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孩子多数是愚蠢的。

私校,设备新,建筑漂亮,让家长和孩子进了学校,感觉应该很好。至于私塾的利弊,社会上已经掀起了讨论的热潮,高分家长也不愿多说什么,就举身边几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校车接送问题。但是有些私立学校的校车不够用,每天下午三点多就开始接送孩子,没有轮到的时候就在操场上玩,而正规学校,一般都要上课到五点。

师源不稳,常换老师。根据老师的说法,当初老板说工资很诱人,可在工作中总是找茬扣钱,例如:班上负责的公区水龙头没有关好,扣50元,班上有学生转班,扣!

刚入校的学生总是能够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让父母觉得这里的教育方法很棒,教师水平也很高。实际上,孩子还是原来的孩子,只是看问题的出发点改变了,公立学校的老师为了别人的孩子,多说了些苦口婆心的话,有些私立学校的老师是为了父母的钱,受人之托,替人消灾,尽自己的一份力。

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傻了 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孩子多数愚蠢-第1张图片

学生的成绩单总是写得很好。可是到了别的学校考试时,家长都傻了眼,我自己也考过几次这样的。一些朋友对此深感遗憾。

私立学校的学生家庭状况都应该很好。因此有些孩子比吃穿,比娱乐。加之一些学校为了钱,什么学生都敢收,结果几个螺丝就打坏了一锅汤。

在私立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有的学生直接对老师说,你要是不给我打高分,我就给你打低分,你的薪水可是我出的哦。

第七,生源不稳定。学校的生存,教师的生存,因此,为了稳定生源,学校想尽了办法,但如果这个办法偏离了方向,生源就会更加不稳定,真是一个恶性循环。

感言:其实很多私立学校都办得很好,有条件的家长在选择私立学校时,要慎重考察,以上意见仅供参考。这篇文章来源于:披毛犀角(微信号:5735363),原文地址:http://www.chuangzai.com/post/15103.html。

她四岁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和其他父母一样,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

充斥着网络和周围家长群的,是小学开始的各种压力和择校烦恼,这种焦虑,即使不去主动找,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其中。

面临的首要选择,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所谓体制内,是指以高考为出口的学校,以公立学校为主,而“体制外”则是各种类型的创新学校和私立学校。

面向高考的学校,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应试压力,做题和考试仍是生活的主流;

留学型学校,内容有趣多样,但学费昂贵,注册时也常常有国籍限制;

学校理念多创新、先进,以人为本,但与主流入学制度不太融合。

作为父母,应该怎样为孩子们选择呢?在选择了一个路径后,怎样推进孩子呢?

就个人而言,我的出发点是问自己:我们希望孩子通过教育得到什么?

两种教育功能。

首先,我想谈一下对教育制度的思考。

事实上,应试教育制度的问题,并非一夜之间就会出现,早就有人指出过了。

自学校时代起,我们一直提倡以素质教育为解决之道。近年来,各种前沿理论进入中国,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举措更是层出不穷。

一年又一年的教育改革呼唤着我们,而现在也是二十多年了。

但是为什么教育制度似乎没有改变呢?为什麽要为考试而疲惫不堪?

对于这类问题,一个普遍的观点就是从官僚主义或社会文化价值的角度进行批判。

但是,这一批评实际上并不恰当,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在推动各种改革,包括禁止低龄择校,减少负,降低考试难度,增加自主招生,推行分班上课等。

但是,教育为何要面对几十年如一日的问题?

教育改革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巨大的偏差,是因为我们常常把教育的两种功能搞混。

一切新教育主张,首要目标都是培养。

就是从人的理想出发,谈谈我们对孩子所具有的能力和个性的期望。儿童培养的目标都是以世界为舞台,以终身为目标。

但实际上,在教育体制中,首要职能往往不是培养,而是选拔。

选课与教育理想无关,它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教育体系的首要目标是选拔,其最核心的设计思想必须是明确明了的选拔标准,通常指量化标准。

一些难以理解的维度,如团队精神,领导力和大局观,幸福和兴趣等,都不在考虑之列。

要制止徇私舞弊行为,最好明确数字标准;而要获得数字标准,最好的问题是有标准答案。

选优目标教育体制设置,基本排除了大部分人生理想。

刚开始理解它的时候,我是在大学三年级的一个班里。那时我骑车去北大,听哲学系的老师讲《理想国》,课上老师说:

「高考很合理,没什么不合理的,高考就是测智商,考语数外就是测基本表达能力,逻辑能力,选智力,很合理。」

那时我才忽然明白,很可能这就是根本的道理:招生制度不管培养什么,只管如何选拔优秀人才;

所以不管如何呼吁教育关注人的综合素质,这个体系都不可能彻底改变。

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不管如何改革招生和分班制度,谈到“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口号,都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方向和题海风格。

就是表面的改变,也不能改变实质。教育界三令五申的禁令,根本无法改变中小学依然掐尖的现实。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期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一个适合ta的心灵成长;教育的目标是“选拔”,期望通过可操作的方式,挑选出最优秀的孩子。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这是教育改革难以推行的内在原因。

缺乏资源的影响。

外国教育怎么样?理想的天堂在哪里?

事实上,许多国家的高考,也同样肩负着强大的选拔目标。进入常春藤后,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

尽管有艺术、体育、科学等多个专门的渠道,但都需要各方面成绩的拼杀。

有些国家的教育比较平等,比较宽松,不掐尖,选拔考试的难度比较小,教育创新也比较理想化,比如芬兰,那是怎么做的呢?

许多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较高,芬兰每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为87.0%(世行的教育统计数据),总体高等教育普及率更平均,职业教育质量更高。

芬兰人也有小学和中学教育,不同学校的孩子进入不同的大学,不会面临一条截然不同的出路。

所以选材机制不突出,培养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

那么中国呢?在全国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人口的12%,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更低。

近几年高校扩招明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4%,但仍有超过一半的高校仍在扩招,而中国高职院校在质量上不敢恭维。

另外,大学的质量也很差,优质的大学还是很少的。

学校的教育资金被大量的投入到了头部学校,为了引进几所世界一流大学,所以马太效应该更强,学校的资源和质量差距很大。

所以,所有的孩子都在争夺进入高质量大学的极少数名额,选拔机制异常强大。

教育体制的现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使中小学教育呈现竞争模式。

因此,要想使整个公共教育体系变得自由、多元,并能培养人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同时,要让家长大胆地走出考试系统之外的一步,也是非常困难的。

家长不是不知道,应试教育太辛苦了,但是家长敢不敢走一条不在乎考不上,不在乎升学的道路?

大多数家长都害怕。

说到底,只有极少数家庭有钱有势,可以花钱购买资源,大多数家庭只能期望孩子能够进入良好的资源环境。

诚然,我是理解所有焦虑的家长。

究竟是什么问题?

接受现实,遵循考试的逻辑,又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实世界并不像这样运转。

甄选制度的成功之道,就是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行事。然而,现实世界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在这个没有正确答案的世界中,自己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假如选的世界是一个标准的跑道,看谁先冲过终点,那么现实世界是一片荒原,荆棘丛生,看谁能在乱石中摸索自己的轨迹。

选材时要看肌肉素质,现实世界则要比其他素质大得多:观察环境,总结规律,洞察全局,与人合作,对抗风险,勇敢闯荡。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选择进入一家企业,不仅要了解企业面试的题目,更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偏好,是否适合这个企业的业务;

做项目时,不仅要填好项目表,更重要的是要协调好团队分工、各方资源、上下关系;

做产品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百分百正确的产品,如果谁知道,他自己就去赚盆满钵满;

做市场时,市场规律总是隐藏在千变万化的数据背后,瞬息万变,谁能有慧眼发现哪怕一点点规律,都能作为导师接受顶礼膜拜;

在我们做宣传的时候,没有命题作文,有些人似乎拥有妙语连珠、强力说服的魔力,总能引人注目,收获万千的关注。

这一切都需要什么呢?即自我认识、相互协调、不断更新、洞察世界、善于思考、善于表达、善于领导团队、把握全局的能力。

它们能否在量化选择评估中得到体现?不行,他们都不能做量化测试。

即使是某些品质也会被压制——在肯定答案的照耀下,独立创新和另辟蹊径是愚蠢的行为。

由此导致了教育最大的困境——入学制度和生活制度注定的错位:入学制度不在乎什么,而生活制度却对什么最重要。

所以我们的人生就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先用十多年学习通过考试,再从头学起应付人生。

那里还有出路。

那么该怎么做?一是考试选拔现状无法改变;二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考试无法教。这会不会是一种不可解的状态?

回归到自己对教育的期望上。我一直在想,自己心中所期待的教育是怎样的。

身为普通家长,我也和大多数家长一样,还是要让孩子走公立学校的升学路线,毕竟,选择国际学校并没有什么条件,也没有足够的勇气进行彻底创新,完全不考虑升学。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要陷入题海不自拔呢?这是否意味着从此以后只关心分数,不关心孩子的个性发展?走进考试的大门就必须要有同样的焦虑感吗?

这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期望和底限有一定关系吧。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