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赚钱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有个朋友前段时间试营业,主要是在熟人圈子宣传,找一些熟人去亲自体验,给反馈和跑流程。
我也去过一次,老家高中同学带老婆孩子过来深圳玩,我带过去的。我平时生活比较闲散,所以并无太多感触。
倒是其他尝鲜的人,一致好评,也提了一些小建议。
我朋友很高兴,觉得信心满满。
我说,这里面多少有些感情分,不能全部当真。特别是别人评价这件事,要理智对待。自己要对自己的东西有充分认知。别人捧你,你不能晕脑子;别人骂你,你不能上脸。
具体的问题,还要等正式开业后根据真实情况调整。有个熟人看到这个模式后,对这样的轻投资跃跃欲试,自己现在跑去找口子去了。
看来,大家手里都有钱。只是在等机会,我朋友来我家了。
他说,这段时间找大众点评的一些大V过来给自己写写点评。
我说,我刚好有这个资源。这个大V资源是吃饭吃回来的,别人请吃饭,说是探店,然后在饭桌上认识了一群靠着整天吃喝玩乐给别人点评的大众点评大V。
大家可能对探店比较陌生。深圳是个饮食城市,饮食的店和雨后春笋一样,一茬接一茬的。
探店就是很多新店新开张的时候,会花钱找大v给自己店做测评,有些是全部免费的,有些是有大额免单券。
探店这些大V,会拍美照,能写好文。你们再网上看到那些美美的照片和文字,多数出自他们的手。大V之所以是大V,是因为他们“吃”进去,有高质量的输出。
普通人吃进去就是吃进去了,从来不管输出。一个不愿意吸收的人,也不愿意输出的人是很难有大作为的。
我跟另外一个朋友去过两次探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家在关内新开的烤肉店,消费不低,人均350元左右。
新开的店人手不足,本来一个桌子要配一个服务员帮忙烤肉的,但是那天晚上客人爆满,一个服务员服务两桌客人。照顾我们这桌的那个男生忙不过来,我们的主牛扒被烤焦了一点,他一个劲儿的道歉,最后还给我们换了一块新的牛扒。
看来高价的背后都是有道理的。扯远了,说回来民宿的事情。我说,大V点评的事情我帮你对接一下。
我让他做以下3件事:
1 在自己百家号上发几篇文章,关于这个民宿的,收录就行了。
2 在深圳本地论坛发几个帖子,关于民宿的,从客户的角度写,或者把大v的内容挪过来,中间含有民宿名字就行。不用做额外的露出。
质量好一些帖子,基本都能收录。做以上两点是为了完成基本的口碑布局。
3 准备一些钱,到时候找深圳本地的腰部一些的公众号自媒体,投点广告,让人家出几篇文章,助推一把。
花不了多少钱,特别是腰部以下的号,咱们不去抢头部的,没必要。
别看做自媒体的很风光,除了一些头部的号,其他的其实都过得很苦逼。天天挖素材,天天码子,还要蹭热点,自己难变现,偶尔才能接到一个广告,日子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的。
做本地号,竞争太激烈了。我朋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按照这个方向走就行。
我朋友还说,他打算给这个民宿做一个公众号,我说也可以!
但是你不能以民宿的出发点来写这个号,就这么一点事,没什么好写的。你要写你就以你自己个人来写,以你一个民宿老板的身份来写这个公众号,素材就多了。
什么东西最终都要落到人上,光讲产品没什么好讲的。
例如深夜食堂,看起来是写食堂,其实讲的还是形形色色的人。悟透这点,基本就解决写作的核心问题了。
聊完,他准备回去,我说我开车送你一脚。他说,不用,执意要做公交和地铁。
估计是怕麻烦我。我说行,那我陪你下去,走一段,送你到公交站。
我们走到公交站中间会路过两个大型的制造业工厂,一个港资的,一个日资的,规模都不小。
恰逢里面的员工下班,人头涌动,路边有个推个三轮车卖红薯的大爷,生意火爆。我朋友说这种小生意也赚钱。
我说,是赚钱,但是得吃的了苦。
我认识这个大爷,有时候买菜还能在路上碰到,我也喜欢吃他家的红薯。他和他老婆没少赚钱。他们一天有两个时间段会出现在这条路,专门堵这两个工厂员工上下班的高峰期。
早上卖早餐,粥 + 粉。傍晚卖红薯,一个单品
早上会忙一些,他们家媳妇有时候也会过来帮忙,三个人弄的热火朝天。到快尾声的时候,他们家媳妇也去上班。
晚上卖红薯,就稍清闲一些,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拿红薯当晚发,主要还是一些保持身材的女孩子,和嘴馋的女孩子。
我也不知道他们早晚各一个时间段,一个月下来能赚多少钱,但是我感觉应该要比多数白领收入都好。
送走朋友后,我散步回来。一路上,我就想,其实赚钱没有高低之分,大家都是为一口饭,没谁会比谁更高尚。
我本质上和这个卖红薯的老大爷是没有区别的,我在线上也卖红薯,他在线下卖红薯。他的现金回流比我还快,我还要愁流量的问题,但是他不需要,我天天想着运营的问题,他不需要。
我想起了,在小工作室里码子的自媒体人,又想想自己,忽然感觉自己还没这个大爷日子过得踏实。看着干瘪的夕阳,竟顿时有点羡慕这位大爷……赚钱这件事,大家都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