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快报》的新闻内容,说广东明确学校不得强制要求学生购买校服:
注:来源新快报
这份通知的内容,不止是校服,也包含了作业本费、代购教辅材料均为“自愿订购”的原则统一代购。
家长们重点关注的就是“校服”,如果是普通校服倒没什么,但是有些学校又区分夏装、秋装、冬装、礼服、班服。
其中最多人吐槽的就是“礼服”,又贵又不实用,还要搭配黑色小皮鞋,上体育课要多带一套普通校服去更换。
因此,家长表示小学生穿礼服,也不知道给谁看的,难道这么小就培养搞形式主义吗?
只不过,没穿校服会被班主任打电话、发微信说你,因为影响班级被扣分,所以一直死盯着着装这方面。
是的,确实没有人强制性学生购买校服,是不多谁不穿就被扣班集体的分数,不穿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乖乖穿上了。
最近,我们这边的小学搞研学,也是自愿原则参加的,费用是不贵。但是,所谓的“自愿”还不是一套说辞,不让请假在家,不参加校外研学的回去学校教室待着,这么做有何意义,还是逼着家长交钱参加。
个人认为,校服还是需要穿的,统一着装能让团体看起来更整齐活力,只不过样式不需要这么多,像80后那代人简单一点,就夏装和冬装完事。
别搞什么礼服、秋装了,广东这边有秋天吗?无非就是冬季和夏季的气候,没必要分的这么仔细。
校服本质上是缓解攀比和家庭差异化的问题,甚至衣着损坏纠纷,谁都不想赔同学几万的驴牌。
最后,看看家长和老师的发言吧!
小编最想吐槽的,也是志愿者这个问题,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抽出时间去学校门口、路口当志愿者的。
但是学校安排了班级,每个班级的家长们流量值日当志愿者,维护学校门口和附近路口的交通,然后班主任安排“家委会”的家长来组织。
这些人,有点小权力就起飞了,不能合理安排连续去三四次了,只要不够人数还会继续@家长,这种现象也在不少学校存在着。
看完这些发言后,各位家长们又有何想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