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钱包是怎样被掏空的?

凯恩 涨点知识 231

所谓普通人,指的是平凡大众,很荣幸我也是其中一员,有钱人自然不在此列,而那些所谓的专家,也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毕竟他们的观点与普通人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


下面进入正题,普通人的钱包正被诸多谎言悄然掏空。与此同时,各类专家给出的建议看似专业,实则荒谬无效,常令普通人困惑不已。以下列举5个场景:


1、透支消费


莫让透支消费偷走你的生活。


盲目进行透支消费,会使我们深陷负债泥潭,难以自拔。


负债金额越高,焦虑与不安便愈发强烈。每月面对账单时的愁绪,恰似生理期的不适,令人烦闷。


有些人甚至会陷入恶性循环,养成拆东墙补西墙的习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消费观便会被扭曲 。


原本消费是一件令人愉悦之事,购买心仪之物会使人心情舒畅。然而,当过度透支导致还款困难,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时,又何来愉悦可言?


凯恩建议:关闭所有先用后付功能。


建议关闭所有具备提前透支功能的渠道,其中包括信用卡、花呗、借呗、白条等。


以抖音月付功能为例,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无需使用自身银行卡内的资金,平台会先行垫付,款项需在下个月归还。


一旦养成此类消费习惯,导致消费能力超出收入水平,个人财务状况将陷入被动。


透支消费本质上是在预支未来的资金,务必警惕,切勿掉入此类消费陷阱。


金钱是个人的底气与能量来源,过早陷入负债陷阱,往往需要付出数倍的隐性成本。


2、钱贬值


部分专家表示:钱会逐渐贬值,应尽早将其花在自身需求上,如此才最具价值。


早年房产市场相对稳定,但如果在两三年前购置房产,如今或许会追悔莫及。


尽管储蓄难以抵御通货膨胀,然而当存款利率降低时,手头的资金反而更具价值。


当前,房产与汽车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普通人的收入获取愈发艰难。在此背景下,若此前合理储蓄,手头留存一笔资金,便能为自己提供一份保障。


如今考虑买房,所需花费相较以往会更少。


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拥有足够的现金存款至关重要。切莫盲目听信专家建议,将钱全部花光。


3、直播产品


盲目跟风购买网红直播推荐的产品不可取,短视频平台的确改变了我们的支付习惯与消费场景。


特别是众多网红投身直播带货行列,甚至明星也纷纷加入,这足以证明直播带货是极具盈利能力的渠道。


正因如此,这些人才会蜂拥而入。不过,作为普通人,我们切不可盲目购买网红产品。


因为在直播间,主播只会一味催促:“买它!买它!买它!”


而不会提醒你这款产品价格过高,不建议购买,也不会询问你是否真的有购买需求。


况且,网红产品出现问题已非个例。大家都是成年人,作为普通人,希望大家具备自己的判断能力,切勿因一时冲动,为追捧网红而购买产品。


4、盲目报班


孩子的教育固然至关重要,但切勿盲目为孩子报名兴趣班。许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报名了画画、书法、篮球、游泳、溜冰、围棋等兴趣班。


不妨问问孩子,他们是否真心喜欢?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与辅导班。在我看来,孩子着实太过辛苦。许多兴趣并非孩子自身所喜爱,而是家长的意愿。


当孩子压力过大时,学习的动力自然会消退。这就好比成年人上班即便有工资可拿,有时也会消极怠工。


兴趣班数量增多,费用自然随之攀升。这不仅未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甚至引发厌学情绪。


5、健康焦虑


不知为何,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消息广泛传播。许多年轻人对食物选择变得谨小慎微,中老年人更是如此。


将保健品当作日常饮食的老年人屡见不鲜。许多保健品属于三无产品,老人家难以识破其中的套路,误以为有明星代言或是大公司旗下的品牌便是优质产品。


殊不知,这些所谓的资质,只要投入足够资金便可轻易获取。


听从事快递派送工作的朋友讲,有位老婆婆在网上购买了到付的保健品,金额高达6688元,还是用现金支付的。


快递员一眼便看出这是假货,当场拒绝派送,并通知老婆婆的家人前来处理。


有的老人家花费一万五购买“玉床”,声称此床能包治百病。这种说法简直荒谬至极!


保健品行业从业者常常夸大健康问题,在直播中巧舌如簧,诱导消费者购买各类产品。他们声称某些产品能预防老年疾病,实则是为了引发消费者的健康焦虑,促使其购买高价保健品。


这些保健品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毫无效果,普通百姓的钱包就这样被无情掏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