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家的日子里还有复燃的希望

探索家 经典好文 611 0

在这个初春,本来便是冰雪消融的时候,但是在上海这个难见飘雪的地方,城市的温度跌破了冰点。城市不再有烟火气,马路一尘不染,每日鲜有车辆驶过,那些车水马龙都成了过往云烟,难见了。

封在家里,稀少的“放风时间”就是下楼做核酸时,时日久了,许多人连这都厌烦了,厌烦每次下楼的麻烦,人们对核酸的热情伴着城市的冻结而凉了下来。

似乎除了团购群里的接龙,再难有激起人们兴趣的东西了。乐观,在很多人心里已经一文不值了,他们渴望的是温暖的阳光。

那是一个平凡的夜,春日的一丝暖意伴着月色的寒凉。近了午夜,月色也黯淡下去了,黑云笼在上空。过了不多时,雨点落了下来,把手伸出窗外,那是冰凉的雨。这是冬日的寒冷,是在春日里的冬日的寒冷。杜甫笔下的“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与这些雨点可谓有着天壤之别。暖意已经消失殆尽了。

雨点敲在窗上,打在檐上,奏响了杂乱的乐章。向窗外看去,只剩一户人家没有熄灯了。黄色的微弱的灯光照在黑夜里,显得十分孤独。光照在一栋三层小楼的天台上,我看见上面有一个男人,模糊见他只穿着背心,站在雨中,独自抽着烟。

那是一个宾馆——实际是外来务工者的落脚地。在不大的楼里,住了许多人,生活的条件可想而知。在平日里只是在晚上回到昏暗的屋里睡上一觉,第二天天未明就离开了,现在却要终日与其他人窝在陋居里,其难受可想而知。

那天晚上我看了那个“疯狂”的男人很久,他抽了一根又一根烟。

每每看见那栋小楼,我一次次被里面的居住者和他们的居住环境震撼到了。是里面的居住者们吃苦耐劳吗?是他们能经受住狭小昏暗的居住环境吗?是他们不顾自己的物质生活而安贫乐道吗?或许并不吧!他们也是一个个世俗的人,他们来到这座城市,是为了自己的梦想的。但是现在,这梦想被现实的冷水浇灭了,就像在雨里不断熄灭的烟。本来就不是很富裕的,封闭更让他们无力支付在这座城市里的高昂的生活代价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很多人仍然没有回到家乡去的念头。他们就像那根香烟,虽然被浇灭了,但是仍然残存着一点火星,只要及时点上火,还有复燃的希望——固然希望渺茫。

那段时间是难熬的,但是相比与小区一墙之隔的宾馆,我们还是生活在温暖的地方的。如果在这里都不能点燃一支烟?那么为什么在冰雨里的那支烟却顽强地坚持着呢?乐观,一个看似很平常的概念,我们平日都不愿意提起它了,仿佛我们生来就应该乐观,生来就应该在暖阳下,但是我们总会淋雨,这时候我们还能保持乐观吗?那个男人和他手里的那几支烟,在暗夜的雨里默默发出微弱的光。我仍然不知乐观是那支烟还是点烟的火。或许是前者,它在风雨中不熄灭;或许是后者,让我们的热情在风雨中不熄灭。但是乐观这个简单的概念,仍然是我在居家的日子里看到的最不简单的东西。

在近三个月的封闭后,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温暖,终究是解封了。解封当天傍晚,我走出了家门,走到了街上,看见了一抹绚烂的晚霞。在那宾馆里,走出了两个男人——可能其一就是那个雨中的男人,他们在商量着,明天就回工地……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